全球快讯:科技小院为什么行?
科技小院学生学习农机使用。
科技小院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。
张福锁院士(中)与团队查看洱海水稻试验田苗情。 均为资料图片
(相关资料图)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中国农业大学200多名师生过着一种与大部分高校师生不一样的生活。他们离开北京、离开校园,长久地居住在云南、河北、内蒙古等地的村庄里。去年,在云南大理古生村,张福锁的驻村时间超过了280天。
作为一名从陕西农村长大的科学家,40多年来,张福锁看到农业领域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、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三个突出问题。他说:“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,大学就成了象牙塔,科技、人才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。”
2009年,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起了第一个科技小院,探索一种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“三位一体”的新模式,推动教书与育人、田间与课堂、理论与实践、科研与推广、创新与服务更紧密地结合。
走在第15个年头,这一点星火已经燎原。
如今,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,覆盖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涉及222种农产品,覆盖国民经济农业行业中农林牧渔业的59个产业体系,占比83.1%。2020年以来,科技小院模式7次写入中办、国办与科技部、农业农村部等重要文件。2022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》,支持全国31个省份的68个培养单位建设780个科技小院。同时,科技小院模式也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,已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。
科技小院缘何诞生、如何发展,又带来了怎样的改变?今年3月,在云南大理,中国教育报记者对张福锁院士进行了采访。
以下,是张福锁院士的口述。
“团队一年能发100多篇英文论文,但咱们父老乡亲谁读英文”
科技小院是我们2009年在河北曲周开始尝试的,最初的想法是下去看看我们的研究有没有用。
2008年,我的团队每年能发100多篇英文论文,也就是平均一个人一年有5篇论文发表,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。但也是这一年,我想到了一个问题,村里的父老乡亲谁读英文?我们发了这么多文章,只是给国家争了点儿光,但老百姓没用上。我提出,能不能下去,看看怎么把我们的研究用起来。
结果没人愿意去。有人和我说,张老师,我这好不容易才从农村进了北京,这不是又把我“发配”到农村了吗?当时,城镇化速度很快,都在往城里走,我们相当于要逆流而行。后来,我师兄李晓林说,他愿意下去。他是研究微生物的,完全搞的是微观研究,本来应该是做实验室研究的,而且做得也很好,既是全国优秀教师,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结果他说他愿意下去。李晓林是我们的大师兄,他这么一说,大家都愿意下了。
但是一下去,我们发现跟老百姓的时间凑不上。当时,我们住在实验站里,等吃完早饭8点“上班”时,地里看不见老百姓。我们问他们怎么不下地,老百姓说太阳没出来时才下地,太阳一高就回家了。我们一商量,说干脆住到村里去。
李晓林老师酒精过敏,平时一口酒都不喝。到了村里,书记逗他,说只要把两杯白酒喝了,就把一个院子免费给我们住,结果李老师真的给喝完了。我们就这么住了进去了,这一住发现效果特别好。因为你在老百姓中间了,完全是零距离。老百姓有什么事随时都找你,早上在地里看着叶子被虫子咬了,他就摘一片叶子回来,把我们从被窝里叫起来,问这是怎么回事。晚上没事,他们也跑到院子里聊天。我们那个小院后来成了村里面的活动中心。老百姓说,你们搞科技,把科技带到农家了,就叫科技小院行不行。我说太好了,这太接地气了。我们几个人就一起给科技小院下了个定义,是在农村生产一线的,集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。
中国90%多的农民都是小农户,我们要了解小农户是怎么种地的,要怎么帮他,所以第一个科技小院建在了曲周。曲周当地都是小农户、小地块,没有规模化的经营。后来,我们把科技小院带到了吉林梨树县,这里就有专职种地的专业农民了,每家地都不小。后来,又到了黑龙江建三江的国营农场,这里规模更大,去地里用腿根本走不了,都得开着拖拉机,机械化程度很高。
这些都是我们第一批1.0版本的科技小院。我们基本就把粮食生产问题都覆盖解决了。14年后回过头看这个事,发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并不像我们设想的那么快,梨树的合作社到现在仍然是有大有小,建三江的国营农场至今全国也没有几个能模仿建成。
但经过14年的研究,对比这三个地方的种植情况,我们发现,国营农场的产量水平要比一般的小农户高30%,合作社的要低于国营农场,但又比小农户高20%左右。分析这里面的差异,关键在于技术的到位率。
“关键的是技术到位率,所以知识的传播、实践的示范很重要”
刚到曲周,我们做了个调查,当地9万多个小农户,10项小麦、玉米的生产关键技术到位率只有18%。这背后有缺少机械的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农民不了解,知晓率低。也就是有好的技术,但是农民不知道,也用不上。
在14年的实践中,我们发现,对小农户来说,最关键的是技术到位率,对农场企业而言,最关键的是技术的创新。
因此,对科技小院而言,培训工作就很重要,知识的传播、实践的示范就很重要。在曲周,科技小院花了4年的时间,把9万多个农户的技术到位率提高到了50%。尽管这个数字还不是很高,但这9万多个农户在曲周都已经是高产户了,如果技术到位率提高到80%,他们就都是中国最好的农民。
有一年,我们在河北的一个县里做实验推广。我们把“先玉335”这个玉米品种引了进去,带着技术和当地农民一起干。当时这个县的县长是其他单位调来的,对农业不了解,也没有热情。我和他聊这个实验推广很重要,他就和我谈招商引资,把话题带远,不接我的茬儿。我们一直没有说服他。
结果玉米快成熟时,他不知怎么地跑到乡镇去了,在地头,老百姓把他拉住了,掰下玉米棒子和他讲:“我自己的玉米棒子芯很粗、种子短,人家科技小院玉米棒子的芯很细、种子长,产量肯定高。”县长很感动,当场就给我打了电话。第二天,就开了全县的现场会,把农民讲的这个棒子芯粗细的故事又讲了一遍。当时,我们还不知道产量怎么样,但会上就要求每个乡镇要搞一个百亩的示范方,在全县推广。4年后,这个县全县的产量提高了30%,农民因为小麦玉米增收能多赚3亿多元。这个县后来成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。
事实上,农技推广我们搞了那么多年,为什么搞不好?关键还是能否和老百姓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。科技小院就是这么做的。前几年,我跟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做过一个研究,如果给老百姓讲两个小时,老百姓只能接受10%的知识,过上一年就忘干净了。如果既给老百姓讲课,还跟着去地里操作,老百姓可以接受百分之四五十的知识。如果跟着老百姓干一个季节,老百姓就全学会了,并且5年以后再去回访,这些老百姓还能与时俱进地把新技术和原来学的技术结合起来,创新性地用在生产体系里面。我们这个文章也发表了,都是定量化的数据。
后来,我们从粮食作物转到经济作物,小院进入服务产业的2.0版本。因为收益高,老百姓、企业的热情很高,很愿意跟着我们学技术。现在科技小院覆盖了59个产业体系,222种农产品品类,你想吃什么我们都有,而且品质都是最好的。从2021年开始,我们在大理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做的是乡村振兴3.0版。在这儿,我们希望小院不仅带来单方面的技术,还要带动全区域、更多主体参与进来,带来整个区域的人、社会、生产和生活的全面改变。
我经常说,科技小院的核心是“扎下去”。你不下去,一切都等于“0”,下去了以后人就变了,事就能做成。原来你觉得学校学的、做的那些东西没多大用处,但下去以后发现啥都有用,能给农民解决很多问题,农民也很尊重你。我们经常说,师生下去后,农民接受不接受你的第一件事,就是下去多长时间,老百姓能请你吃饭,这也是我们衡量小院学生的一个标准。
“一定要让学生吃苦,一定要让他了解真实的世界”
实际上把学生放到农村后,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“烂地方”,怎么在这生活,会想要逃跑,但是他又不能逃。所以斗争之后,学生开始学着克服困难,干很多在家里和学校不会干的事,比如洗衣服、做饭、打扫卫生,还要学着和农民打交道,让农民信任、喜欢,不然你这工作没法干。慢慢地,学生学会了表达,学会了跟人打交道,尤其是训练了自己的吃苦能力和精神。
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驻扎农村两个月左右,就会发生明显变化,眼睛开始发光了,说话也充满自信。我跟李晓林老师说,这太神奇了,没想到在这么困难的地方,反而教好学生了。从那儿我们总结出,不能给学生太好的条件,一定要让他吃苦,一定要让他了解真实的世界。
农民是高看大学生一眼的,村里面的人一看你是大学生,什么问题都来找你,家里电器坏了也叫你修。我们小院的学生有个规矩,不能和农民说“我不会”,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回复“我给你想办法”,再回来上网查资料或者找老师,最后要拿出一招来。至于这一招管用不管用,那问题都不大,只要你跟农民的互动每次都有反馈,农民就会觉得你真能干、真贴心,至于你解决多少问题,他可能倒不在乎。所以,我们的学生经常受到老乡的鼓励。14年来,还没有出现过来了小院但没转变的学生,最多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。
在科技小院,学生也是天天要向老百姓学习的。在科技小院,学生刚下来首先要花20多天做全村调研,家里种什么,多少投入,怎么种的,产量多少,收益多少。这些调研问题能帮你了解农民的技术、家里的情况,更重要的是,等你一户一户地调研后,就能掌握这个村的“能人”是谁,就知道村里谁有威信,谁种地种得好,谁是村里的“村霸”。
有些地方种芒果,但我们很多学生都没见过、没吃过,这怎么指导农民?我们的招也很简单,就让学生跟着20个能干的农民去看、去问,把他们的方法记下来,再一平均,就成了学生自己的做法。然后,学生再对这些做法提几个“为什么”,再加点儿自己学过的知识。最后,这个优化过的方案肯定比这20个“能人”的平均水平更高一步。到第二阶段,学生就可以跟农民“打擂台”了,看谁种得好。第一季赢不了,第二季学生肯定干得比农民好。这就给学生很大的自信了,只一两年就成厉害的把式汉了。
然后,我们要求学生做农民培训,这是小院学生最好的成长方式。我们的学生第一次给村民培训,100页幻灯片只讲了20分钟。最后下来问他讲的啥,学生说不知道,腿都在发抖。这是很正常的。等讲上几次,学生就能把20张幻灯片讲上两个小时,差不多一年多就能完成这个转变。
小院给了我们老师一个思考,那就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在于,我们把什么都给学生弄得很好,连答案都想直接告诉他,结果把锻炼的机会全给弄没了,学生反倒成长不起来。把苗子扔到角落上没怎么照料,结果最后长成参天大树了,反而是天天浇水会把苗子淹死,这就是教育的规律。
有一年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了农学专业,招了15个人。他们邀请我做人才培养的经验分享,我就讲了小院的故事。当时,一个老教授就举手了,说:“张教授,我带了一辈子学生,我怎么感觉你的硕士生比我的博士生还厉害。”
后来我想,不是我的硕士生比你的博士生厉害,是我的科技小院这个平台比你的实验室厉害,因为在村里,学生既可以向农民学习,也可以向企业的技术人员学习,还能向老师学习,很快就会是个“万金油”。学生在这里掌握的都是实战经验,是综合知识,不那么单一,能解决问题。
我经常说,在学生悟之前,你给他教的东西都是没用的,灌不进去的。悟了以后,再锻炼的能力是他自己想锻炼的能力,也才是真能力、真本事。小院的学生半年到一年就能悟,这是我们小院最有价值的地方。
“通过小院改变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的方式,这是我一个大的理想”
小院也改变了我们做科研创新的模式。我们学会了在生产一线、在产业需求里面来做有用的研究。小院做的工作已经在《自然》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了,这太不容易了,如果只在实验室是不一定能做出来的。前面我提过,在曲周,我们带着老百姓做了四五年的技术培训,把技术到位率很大提高了,我们把这个实践写成文章发在了《自然》上,被作为全球样板和典型,供大家学习。
现在,我们又要在洱海做一个绿色发展的典型。从全球来看,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还要大幅度地发展,但是资源不能再被浪费,环境不能再被污染。中国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,如果我们能在农业产量进一步提升的同时,减少了投入、污染,那我们就是全世界绿色发展里最好的样板。中国经验对非洲、东南亚甚至发达国家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。
所以我们的科技创新一定要进入产业,要进入主战场,你在那儿会有用不完的劲儿、会不断地去创新,不像你在实验室里做了半天,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突破,然后越做越没信心。在主战场上,生产实践会天天给你提各种问题,并且对于你的任何尝试和突破,它都会激励你、鼓励你。
我们中国在农业增产技术创新这一方面,做得很好,但现在需要把这些创新真正地带到产业里面去,形成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,全产业链地推进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、推动农民生产主体能力的提升,最终真正地让我们的生产能力成为看家本事,而不是在单方面做得很好或者文章发得很好,结果我们的产业还落后于人家,或者有些关键地方还受制于人,这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。
这些问题我觉得都是科技小院给我的启示。我很想通过小院改变我们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的方式,这是我一个大的理想。
但是,如何评价科技小院的学生和教师是个大问题。开始时,小院学生的开题答辩,老师们给学生的评价都不高,很多人认为没学术价值、没创新性。后来,我们向学校反映,建立起了小院学生自己的评价体系。分开之后,小院学生的表现就非常突出了。现在,学校奖学金、优秀学生评审中,我们小院学生获奖的比例非常高,因为学生既有文章,又有实际工作,还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。现在,对学生的评价已经不是问题了。
到了今天,我们还没有解决老师的评价问题。我们也常开玩笑,小院适合50岁以上的老师来做。但其实,小院也有很多的年轻教师,因为现在要“把文章写在大地上”。
过去,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太低,追求文章数量是没办法。但不好的是,这养成了一批人想尽办法追求数量,把一篇文章拆成几篇文章发,结果“废了自己的武功”,这对他们自己和国家都是个悲哀。这个车要刹住。现在虽然在改,但是真正让大家知道去做有用的研究、做解决问题的研究、做瞄准产业创新的研究,我觉得还需要时间。我们要加大改革,否则的话,科技发展非常快,但是科技跟产业、农业科研跟农业生产实际、农业人才培养跟产业发展真正的人才需求都存在脱节,这是很严重的问题。
我们的教育急需要改革,所以我这几年搞绿色发展,想做多学科交叉、多跟产业结合,解决我们学生知识单一、不能适应社会的问题。我很想改革我们的科研模式,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学校里面读文献、做实验、发文章。但在荷兰瓦格宁根大学,除非科研人员认为自己能获诺贝尔奖,学校才会支持他做理论研究。他们认为,到产业、到生产里面,到有需求的地方去解决一个小问题,这样更有用。
14年来,我觉得科技小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科研创新、社会服务、人才培养的新路子。如果再谈更大的理想会很难,会涉及很多体系性的东西,需要很长的时间,但现在我们在小院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儿。(本报记者 梁丹 采访整理)
作者:本报记者 梁丹 采访整理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4月18日第4版 版名:深度周刊
标签:
- 全球快讯:科技小院为什么行?
- 世界动态:全中国有多少个行政村村_我国目前有多少行政村
- 荒唐!上海一外公竟“绑架”外孙女,被女儿送进监狱……|当前快播
- 镶黄旗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【IV级/一般】|焦点速读
- 安逸花二千会不会被起诉 当前视点
- 学术成果包括哪些成果_学术成果包括哪些 环球新要闻
- 天天即时:南海小伙捡到“怪鸟”,一查竟是“牢底坐穿鸟”……
- 氨甲环酸注液注射的作用_氨甲环酸针剂什么作用-每日热点
- 天天观察:4月18日彩票开奖公告
- 物流板块4月18日涨0.1%,韵达股份领涨,主力资金净流入2.05亿元
- 【世界聚看点】拨置
- 血裔学院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
- 2023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报名时间+入口 环球快播
- 全球新消息丨自1967年最强买盘!中国大量储备黄金的真正原因:终结石油美元体系
- 都市异能赌石类小说_都市异能系统类小说
- excel表格关联另一个表格数据关联不了是为什么_excel表格自动关联另一个表格数据-精彩看点
- 阿特伍德新作《林中老宝贝》:让石头说话
- 仲夏在古代时令中指的是农历几月_孟夏在古代时令中是指农历几月|全球热讯
- 新车 | 11.88万起,全尺寸皮卡福田火星7开启预售,配柴油轻混动力_全球热头条
- 天天速看:追风的兰考动力十足|起飞吧河南
- 【全球速看料】4月18日基金净值:汇添富品牌驱动六个月持有混合最新净值0.8235,涨0.04%
- 焦点精选!水管清洗机设备_水管清洗
- 竹醋的使用方法_竹醋的作用-环球新消息
- 2023上海车展:上汽大众和上汽奥迪多款重磅车型集结|当前快看
- 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成果 一_对于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成果 一简单介绍|最新资讯
- 天天微资讯!婴儿大便什么颜色正常_大便什么颜色正常
- 世界看热讯:管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好么(管理科学专业)
- 每日时讯!官方:前国脚赵旭日、邹正加盟中甲球队广西平果哈嘹
- 环球精选!Pdf压缩器免费破解版
- 组图: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启幕|焦点速讯
- 鑫铂股份:拟设子公司 分阶段建设越南和马来西亚生产基地
- 当前热门:远大医药:小分子多肽药物GPN00136国内临床获批
- 环球热消息:格林的这一脚,踩爆的不仅是勇士的前途,还有自己的养老金
- 【大国基理】天津蓟州区小穿芳峪:小村庄书写“大文章”
- 售价19.98万起,斯巴鲁全新CROSSTREK亮相上海车展
- 湖南娄底:“洞庭清波”出实招 拆除违建显实效|世界快报
- 海普瑞:公司的股东人数在定期报告中披露,请关注公司将于4月29日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世界短讯
- 打造运动装备科技研发新生态
- 一季度威海外贸进出口总值438.8亿元,同比增长3.3%-视讯
- 标准股份:2022年净亏损扩大至1.14亿元 供应链业务收入大幅下降
- 今日(4月18日)黄金t+d延期补偿费支付方向:空付多 每日快看
- 世界快报:ai自动生成小说(文章生成器免费版)
- 香菇玉米炖排骨的做法_怎么做香菇玉米炖排骨-世界今头条
- Master & Dynamic 的顶级耳机获得兰博基尼待遇 天天通讯
- 最高检印发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》-即时焦点
- 天天热资讯!筹款一万抽成八千 “轻松筹”怎成“轻松抽”?
- 2023年“中国航天日”宣传海报正式发布
- 证监会同意5家企业科创板IPO注册
- 每日头条!赛福天:控股孙公司签署采购单晶电池片合计1200万片合同
- 海口往返吉隆坡客运航线复航
- 跨境电商汇聚天府 第二届西部跨博会月底启幕
- 社保中断是不是白交了?能享受报销待遇吗?(广州) 世界看热讯
- 观点:耐雨淋的花有哪些?
- 2021年全国乙卷语文真题试卷
- 世界速讯:这种约8亿年前的古生物,好像一串串珍珠项链……
- 如何去除娃娃屋的旧墙纸
- 天天快播:储户是金融消费者吗?金融消费者基本权利介绍
- 财政部: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504亿元,同比下降52.8%
-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世界资讯
- 前沿资讯!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尹国辉、张新实、蒋洪喜、梁志军决定逮捕
- 金点策略晨报—每日报告
- 渣男!巴黎巨星年薪1300万,资产为0,出轨致离婚,妻子却净身出户
- 全球快看:屈和伸运动示意图 文乃和伸太郎什么关系
- 高能环境最新公告:公司董事、副总裁魏丽被留置调查|每日视讯
- 中国人口新格局:浙江常住人口增量最多 中西部多省人口回流
- 湘财股份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67%,投资大智慧计提减值1.65亿元
- 首列出海!这批汽车从南昌经厦门港将直运海外 全球报道
- 智立方:苏州子公司定位为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半导体设备公司 全球短讯
- 哺乳期多长时间可以辞退 哺乳期多长时间
- 时讯:不是伴娘!邓紫棋隔空为何超莲窦骁送祝福,遗憾无法亲眼见证幸福
- 港股异动 | 中铝国际(02068)回落逾7% 机构称本轮估值修复幅度较为有限_天天快资讯
- 歌颂鹅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鹅的古诗8首
- 中国市场情报网简介
- 中汽协: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4% 当前播报
- 龙艺: 二次创业焕发鑫元基金生机
- 每日动态!联想发布 ThinkBook 16p 2023 笔记本:i5 + RTX 4050,8499 元
- 游素兰漫画_游素兰
- 天天信息:回台湾后的林心如,狠狠打了内地剧一巴掌
- 东莞证券给予科达利买入评级,业绩点评,22Q4 盈利能力回升,预计 23Q1 业绩较快增长
- 江南水务:公司目前没有重度水污染的处理能力和技术研发 以及核废水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_世界聚焦
- 金山办公宣布“类ChatGPT”应用WPS AI发布,将嵌入全线产品|快资讯
- 高盛预期港交所首季每股盈利按年增18%-当前快讯
- 全球简讯:智见|专访智谱AI CEO张鹏: 国产ChatGPT的春天来了吗?
- 国家统计局: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,下阶段也不会 世界今头条
- 原神悼灵花位置在哪 环球今日报
- 王牌竞速如何改战区 王牌竞速改战区的具体操作|今日热议
- 快讯: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原油出口有望恢复 国际油价17日下跌
- 今年最贵新股索辰科技开盘涨超一成 中一签可赚1.47万元|世界观察
- 筹资118亿港元!刚刚,安踏体育发布最新公告
- 泰安20余家外贸企业将“出征”2023外贸优品展销会-天天观天下
- 鸡怎么炖才好吃(虫草炖鸡怎么炖才好吃)-当前热讯
- 天天速递!周知!港澳老年人可申请入住广州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
- 张良点金:黄金,原油隔夜空单获利中继,日内操作思路如下!
- 【新视野】贵州茅台:一季度集团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定增长
- 2020广州融创水世界端午节门票多少钱 广州融创水世界表演时间 全球讯息
- 天天观焦点:以卫星视角“俯瞰”城市发展密码
- 77股股东户数连降3期以上 最多已连降12期|热推荐
- 酉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_酉阳县 焦点日报
-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(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大全)-世界速讯
- 新钢股份:2022年度净利润约10.46亿元,同比下降75.95%_全球快消息